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446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发布日期:2024-06-08 来源:州政府办公室 浏览量: 字号:    

黔东南府提复字〔2024〕7号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罗青委员提出的《关于支持黔东南州依托石英砂资源优势打造西南地区高端玻璃制造基地的提案》收悉。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一、相关建议的答复意见

(一)规划布局方面。一是明确工业主导产业。2023年印发了《中共黔东南州委办公室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并规范开发区(园区)主导产业的通知》(黔东南党办函〔2023〕27号),明确炉碧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玻璃制造及铝加工产业,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及硅系材料产业。二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依托我州丰富的石英砂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积极争取省级支持凯里炉碧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玻璃制造产业。经过不断对接、积极争取,凯里黔玻永太日产1250吨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获国家两部委低风险预警意见,成为全省首个获批准建设的最大光伏玻璃生产项目。推动凯里黔玻永太日产1250吨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2023年12月点火试产、凯里海生玻璃2×700吨/日浮法玻璃加工项目(单线)2023年12月点火烘炉,帮助凯荣玻璃日熔化600吨低辐射在线镀膜玻璃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开展产能置换,并于2024年2月建成投产。

(二)技术研发方面。一是“三中心两示范”申报情况。2023年,推荐7户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1户企业申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1户企业申报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1户企业申报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2户企业申报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截至目前,全州共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6个(其中: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个,省级试点示范企业1个)。二是科技创新项目申报情况。2023年,我州获得科技创新类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6个项目250万元。分别是:贵州飞云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50万元,贵州蓝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贵州朗佑堂制药有限公司获得省级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企业品牌培育建设项目各10万元,红云制药(贵州)有限公司特色苗药“益肺止咳胶囊”质量标准提升项目获得40万元,贵州韶华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三穗县半导体封装生产线建设项目获得130万元。

(三)引强育大方面。一是生产企业情况。2023年,全州共有玻璃产业链规上生产企业14户、总产值11.27亿元。其中:上游3户、中游5户、下游6户。亿元以上重点企业4户,分别是:凯里黔玻永太公司(平板玻璃及光伏玻璃)、凯里凯荣玻璃公司(平板玻璃)、黎平超超多晶硅材料公司(工业硅)、丹寨龙润公司(工业硅)。初步形成以黔玻永太、海生玻璃、凯荣玻璃为龙头的省内玻璃“原材料采选—玻璃生产—玻璃精深加工—光伏组件”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二是项目建设情况。建成已投产凯里黔玻永太日产1250吨光伏玻璃生产线、凯荣玻璃技改2个项目,建成待生产凯里海生玻璃日熔2×700吨浮法玻璃生产线(单线)1个项目,3个项目预计实现年总产值28.5亿元。在建项目3个,总投资10.86亿元,预计年总产值26.5亿元,分别是:丹寨思飞硅基新材料项目、凯里衡昌骏源年产100万吨石英砂提纯项目、丹寨亿利光伏年产100万吨石英砂项目。签约拟建项目6个,总投资106.3亿元,预计年总产值218.5亿元,分别是:凯里黔玻永太日产149吨电子玻璃及家电玻璃光伏组件项目、凯里其亚铝业20GW单晶硅棒及20GW光伏切片项目、丹寨丹盛矿业500万吨石英砂精深加工建设项目、丹寨锦驰年产4万吨工业硅项目。

(四)要素保障方面。2023年,争取到专项债资金41718万元支持炉碧经济开发区、天柱园区、剑河园区、锦屏园区、台江经济开发区等5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安排州本级专项债资金5000万元用于炉碧经济开发区玻璃产业园区基础建设,重点实施了海生玻璃“双回路”电力线路工程和黔玻永太二期场平工程,确保了海生玻璃一期和黔玻永太二期两个项目2023年12月顺利实现点火投产,为炉碧经济开发区打造百亿级园区奠定坚实基础。争取到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950万元支持炉碧经济开发区、三穗经济开发区、台江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州级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1100万元支持炉碧经济开发区、洛贯经济开发区、天柱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下步工作打算

我州将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围绕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加强协作配套,推动石英砂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抓好产业规划布局。依托丰富的石英砂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门类,抓实产业配套,重点在炉碧经济开发区发展玻璃制造产业,打造玻璃制造产业聚集区,重点在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发展硅资源精深加工产业,打造硅系材料产业聚集区。

(二)抓好技术创新研发。组织具备较好创新条件和能力的硅资源精深加工产业企业申报进入2024年省级技术创新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培育库,强化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延伸玻璃产业链条。

(三)抓好产业引强育大。牢固树立“走出去才有希望,引进来才有增量”的意识,全力以赴围绕硅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大招商、招大商,精准招引一批建链型、强链型龙头企业,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现有企业改造升级,培育更多龙头企业。推动在建项目尽早建成投产、签约项目尽早开工建设、洽谈项目尽早签约落地。

(四)抓好平台要素保障。围绕用地、用电、用气、用矿等积极为项目的签约落地和企业的投产达产见效提供及时便捷的保障服务。规划建设金钟经济开发区硅材料产业园(工业硅、多晶硅及硅片、单晶硅及硅片)和黔东南高新产业开发区光伏组件产业园(层压件、接线盒及组件等),依托炉碧经济开发区玻璃产业园,优化玻璃原片、光伏玻璃、光伏电池片及电子玻璃、汽车玻璃等产业布局,加大基础设施功能配套,把专业产业园作为产业链集聚的根据地和链主项目攻坚的主阵地。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

2024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