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中心>
智政调研 | 职业教育信息化下一阶段建设重点
发布时间:2021-11-19浏览次数:
【大】【中】【小】视力保护色:

7d66549f-5b47-4f4c-8d78-63e4f62fb67d.jpg

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习近平主席近日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着眼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借鉴先进经验,努力建设高水平、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要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引更多青年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

信息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管理服务与资源服务信息化支撑平台。文件要求: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引导各地各职业院校根据区域、行业特点建设和完善省级、校级资源库,突出资源库“能学、辅教”的功能定位。支持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建设面向社会服务的企业信息库、岗位技能标准库、人才需求信息库、创新创业案例库等开放资源。探索建设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服务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依托专业机构,建立健全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强化优质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

1.职业教育信息化理念薄弱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仅注重对硬件设备的建设,配置了数量众多的多媒体教室以及计算机设备,但却忽略了网络课程、微课资源以及电子图书馆等的建设,导致这些计算机硬件设备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存在非常严重的闲置问题。

2.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水平有待提升

首先,教师自身信息化资源的获取能力有限。目前职业院校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只注重对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培训,忽略了对其信息检索能力的培训。教师在网络中搜索教学所用资源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使得很多教师不愿意去改变。

其次,教师对图片和视频的处理技术还有待提升。微课和慕课是当前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教学方法中需要大量的图片和视频素材。网络中搜集的教学资源不能够直接使用,需要对其进行一些修改和剪辑。教师图像处理和剪辑能力的限制使得微课和慕课的制作以及录播难度较大。

3.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力度不够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彻底变革,即实现了传统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方法的变革。所有这些改变都离不开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支持。学校受限于各方面条件,信息化平台建设找不到方向,抓不住重点。

因此职业教育信息化下一阶段的建设重点,应为从“重硬件轻软件”转变为“重软件、重资源”,通过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支撑各职业院校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服务于国家的双循环战略。

推荐信息
智能问答
无障碍
人才招聘
公众号
返回顶部